生活杂谈

有一种低效学习叫“收藏”

小杜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生。

在经过了第一周的手机课堂交互风波后,第二周开始,一切都逐步步入正轨……

新学期有五门新课,小杜同学也对应买了几个作业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。

然而,随着课程的深入,尤其是在数学课上,小杜同学发现自己记笔记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。可是,让他惊讶的是,身旁年级第一的小卢同学却只是单纯听课,从未动过笔。

联想到以前小卢同学上课也是这幅样子便“轻松”获得了好成绩,小杜不禁陷入了沉思——收藏了,记录了,就真的学会了吗?

课堂笔记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——“不动脑”。

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内容摘录下来并无错。但知识不是酿酒,并非深藏起来,存放得越久越有价值,而是需要我们时常拿出来翻一翻,温习一下。

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,人对信息的遗忘速度并非均匀,在刚刚记忆完内容后遗忘速度最快。在记忆完的一小时后只能记住当初44.2%的内容,一天后仅能记住当初33.7的内容。

艾宾浩斯遗忘曲线

因此对于类似单词记忆这样纯粹记忆的任务,有人提出在记忆完后的5分钟、30分钟、12小时、1天、2天、4天、7天、15天分别温习一下,以达到长久记住该内容(长期记忆)的效果。

对于纯粹记忆以外的任务,既然要温习,那么温习整理后的要点会比翻阅原材料更加便捷。

记录课堂笔记的意义便是记下课程最核心的要点,以后复习时依据这些要点便能快速回顾所学知识。笔记若真是大段抄录,那复习笔记和翻阅课程PPT有何区别?

的确,动手抄写也许能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,但试问,若短时间内只是奋笔疾书抄录黑板、投影上的内容而来不及思考,记住的只可能是手部的酸痛感。

更多的时候,我们所做的“记录”只是给自己一种“我很努力”的幻觉。

除了记录课堂笔记,另一种类似的信息收藏方式就是微信推文收藏了。

相比于课堂上奋笔疾书写下知识点,微信推文收藏则相对轻松得多,手指点几下即可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内容“收入囊中”。只不过被收藏的推文最终的结果多半是被遗忘在收藏列表里。

那么课堂上我们是否应该记笔记?平时遇见不错的文章时,我们是否应该收藏?

我想,是应该的。不过要适量,有取舍。

笔记应该只是记录关键词、思考的逻辑,而非是长篇的语言又或者是数学中逐步推导的步骤。

收藏则应该收藏逻辑清晰、有条理的文章,且要确保以后一定会翻看。收藏只是建立了一个“快捷方式”,便于我们之后温习。若是只收不看,则收集起来的信息会越来越多,等真正有一天想起时,看着慢慢的收藏列表,不知从何入手,甚至都完全忘记当初为何会收藏这些文章。最后的结果往往不是一一浏览,而是清空收藏列表。

那么,什么才是有效、高效的学习方式呢?我们只能说学习方式是因人而异的。

加拿大小伙Scott H.Young有一本书叫 Learn more, Study Less (《如何高效学习》),里面讲授了他对学习的见解。

Scott的博客

Scott从高中开始几乎不在课后学习,所有学习工作都在课上完成,并成为班级第二。大学时,Scott每天专注于学习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,每门课的成绩却常常为A或A+。毕业后的他10天学完线性代数,一年读完MIT33门计算机课程,并通过相应考试。

如今他以演讲和运营博客的方式来分享其学习经验。

Learn more, Study Less中,Scott给出了很多助力学习的方法,比如联想类比记忆法、学会信息压缩、如何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作息等等。

不过他也在书中提到,有些方法在刚开始接触时可能效率极低,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高效率。而有的方法则天生不适合某些人。

翻一翻自己收藏的微信推文,看看那些自从收藏以后便从未看过文章。又或者想一想自己在课堂、工作开会时记的笔记。

是选择温习一遍还是让它们静静地躺在深藏起来,自己做一个选择吧。

(本文中小杜同学的故事纯属虚构,如有雷同,那是必然)

One thought on “有一种低效学习叫“收藏”
发表回复